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 潰瘍型性病           

陳偉寶

 

  性病(Venereal Diseases)或稱性傳染病(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)通常最原始的「災區」就是性器官。潰瘍是一個病理述詞,意指器官外膜組織的破損、傷害、結構的崩壞,通常並伴隨局部的發炎反應。潰瘍型性病是指最初發生在性器,並以潰瘍為初始表現的性傳染病,常見性病如:疱疹(Herpes Simplex)、梅毒(Syphilis)和軟性下疳(Chancroid)等。但是臨床醫師也必須注意到,可以引起潰瘍的原因很多,性傳染病只是其中一項,我們的思維不能侷限在潰瘍型性病,宜以性器官潰瘍疾病(Genital Ulcer Diseases)的宏觀態度,進行鑑別診斷。

  世界衛生組織(WHO)於2001年11月出版了一本報告書,是關於性傳染病治療的專家意見。第六章是性器官潰瘍型疾病,內容包括了全球好幾個有代表性地區的調查數據,文末的附件中有一個潰瘍型性病診療流程圖,但是只涵蓋三個常見性病:疱疹、梅毒和軟性下疳,其宏觀度是稍嫌不足。臨床所見的潰瘍,最常見的病因是外來微生物的入侵,包括了病毒(Virus)、細菌(Bacteria)、黴菌(Fungus)及各種寄生蟲(Parasites)。上述狀況包括了性傳染病和非性傳染病,除了外來微生物以外,外傷(Trauma)也是常見的,甚至醫源性傷害,例如藥物傷害和過敏反應等,都是必須考慮的。性器官潰瘍的鑑別診斷可真是千頭萬緒,尚幸基礎醫學的知識,提供了我們一個簡單又實用的原理,使鑑別診斷工作在系統化的思考過程中,逐步趨向最接近真相的答案。

  地球上的生物是千百萬種,但是能獨立表現生命形式的基本單位是細胞(Cell)。細胞有兩種:一、真核細胞(Eukaryocytes);二、前核細胞(Prokaryocytes)。顧名思義,有沒有細胞核,就是最大的差異,當然兩者細胞質內的各種細項,以及外殼(細胞膜、壁)也略有不同。大家也許能注意到所有動物(包括人類)、植物和黴菌類都屬於真核細胞,細菌全部都是前核細胞,所有病毒都不能獨立營生,構造也未達到細胞等級;至於更小的Virion和Prion則更難給予明確定

前核細胞構造比較簡單,它們的消化工作是在細胞外進行,細胞分泌各種酶,把周圍的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,然後吸收到細胞內部,所以前核細胞(細菌)主要表現是區域性破壞(Regional Destruction)。真核細胞構造完備,進食時是先把大分子吸入(包括Phagocytosis和Pinocytosis)細胞內,形成質粒(Granules),再用Lyzozyme予以分解,所以真核細胞(黴菌)不會造成區域性破壞。病毒感染的特色是僅能針對有特定受體(Receptor)的細胞,通常是單一種細胞。對其他任何細胞「攏無效」。例如HPV和HSV僅感染表皮的Keratinocytes,HIV僅感染CD4白血球,可以說Target Cell十分清楚;細菌感染則造成明顯的區域性破壞,黴菌感染外觀比較溫和。掌握這些規則後,潰瘍的鑑別診斷就有跡可循,以下我們逐一檢視各種性器潰瘍的特色。

 

病毒感染可以造成性器官潰瘍,最常見的是單純性疱疹(Herpes Simplex)。疱是Vesicle,疹是Papule,疱疹是描述疾病的外觀型態。初感染者通常發病過程是:一、病毒入侵。二、表皮細胞(Keratinocyte)層發炎反應。三、形成水疱。四、水疱破,轉成潰瘍,最後自行癒合。特點是所有過程都是在表皮(Epidermis)發生,所以水疱通常是清澈的,潰瘍亦很淺,薄薄的好像只有掉一層外皮而已,最後乾涸癒合。典型的疱疹表現是在性器官範圍內,成群的水疱在紅紅的皮層上,水疱破裂轉成潰瘍,有時潰瘍有匯合現象(Congreunt)。假如發生細菌性二度感染,潰瘍會深入皮下組織,但二度感染並不算常見,絕大多數的疱疹都是在表皮(Epidermis)內演變完成。非典型疱疹分兩大類:一、典型的症狀發生在性器官範圍,例如臀部、腿部。二、性器官上的非典型症狀,例如皮層裂縫(Fissure)。

大約80年代以前,絕大多數的單純性疱疹,第一型感染口腔及顏面為主,第二型則在性器官;可是80年代後可能因為口交(Oral sex)的普及,性器官一型疱疹呈現全球性上升。據COREY等人的研究,歐洲與加拿大的性器官疱疹一型約佔三分之一,美國約為四分之一。2009至2011年間,我曾以PCR方法調查門診初次感染病患,數據接近五分之一。一型或二型疱疹症狀表現雷同,外觀無法鑑別。

細菌性潰瘍的特點是區域性破壞,特點是深入皮下,組織反應(Tissue Reaction)強烈,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容易造成毛囊炎。我們的皮層本來就有很多細菌附著,有些是致病菌,也有些是不致病的雜菌。各種菌的感染症狀特色不同,有些以範圍廣、反應強烈為主;有些是破壞力強,有些因延遲就醫,傷口深達1.2公分,傷口的細菌培養也許有些幫助,但也可能無法提供有效的治療資訊,通常儘早使用到適合的抗生素最有收穫。上述細菌感染通常跟性接觸的關係不大,應該不算性病。

性病類的細菌性潰瘍最值得介紹的是梅毒(硬性下疳)和軟性下疳,兩種潰瘍最大的分別是「痛感」,梅毒完全不痛,軟性下疳很痛。我們設身處地想一下,整片表皮都不見了,深達皮下組織的潰瘍本來就應該很痛,所以軟性下疳的表現很正常。梅毒為什麼不痛?原來梅毒螺旋菌活動性很強、很活潑,可以運動的,而外面的細胞壁富含脂肪類物質,比所有革蘭氏陰性菌和結核菌還多,多到二度染色(Counter Strain)和耐酸染色(Acid Fast Strain)無效,只能用黑暗視野(Dark Field)觀察,這是它的強力排水性緣故。排水的脂肪類是親油的,活潑的梅毒菌在任何地方都能很快地找到並親近神經組織(富含磷脂肪),神經最早被破壞,感覺消失,所以梅毒潰瘍完全不痛。梅毒的潰瘍外型比較對稱,邊緣整齊順暢,底部乾淨少雜物。

軟性下疳的致病菌是典型的細菌區域型破壞,外型不一定對稱,邊緣不規則,底部分泌物多而顯得髒髒的。如果用手指觸診,梅毒的潰瘍感覺稍硬,軟性下疳的組織彈性如常,所以才分稱硬、軟下疳。梅毒和軟性下疳的潰瘍通常是單一的,少數病例可能同時出現多於一個以上的潰瘍;但與前述皮膚其他細菌感染的潰瘍(潰瘍深、範圍廣、組織反應強烈),可以說是「氣氛」不同,鑑別不難。

黴菌亦稱真菌,它們是真核細胞生物,但既不是動物,亦非植物。它們生命有兩種型態:一、酵母型態(Yeast Form)和二、菌絲型態(Mycelium Form)。前者仿如植物的種籽狀態,後者是生活發展的狀態,有點像植物發芽、長根莖葉,所以有人誤以為它們是植物。如果我們把它們視為有點像植物生活型態的生物,也就更容易理解黴菌感染的症狀表現。

台灣地區高溫潮濕,很適合黴菌生長。女性陰道內的環境也是高溫(體溫)潮濕(子宮頸分泌物),所以很容易有黴菌生長,大多數女性陰道內都有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)。男性的性器官外露,如果沒有包莖問題,性器官乾爽,不容易長黴菌;如果包皮過長,常常蓋住,則龜頭也容易因高溫潮濕而長黴菌。男性包皮龜頭的黴菌感染,九成以上屬於白色念珠菌,約一成是其他黴菌。我們可以想像一些白色念珠菌沾到龜頭上,因為包皮長時間的覆蓋,高溫和潮濕讓它們存活下來,菌絲插入表皮,表皮也有一些組織反應,因而在龜頭上形成散佈的小紅點,紅點逐漸擴大,融匯成一片大範圍,並感染鄰接的包皮,這個階段很容易擦出白色的屑屑(白色念珠菌的菌絲)。包皮因為遍插著菌絲的網絡,表皮彈性下降,當事人把包皮往下推開時,極容易造成多條細細短短的裂縫,裂縫有時候擴大並二度感染,造成潰瘍。

性器官白色念珠菌的表現主要是紅點、白屑、裂縫潰瘍以及搔癢感。另外一種黴菌的感染型態又不一樣,沒有白屑、會癢,感染圈慢慢往外拓展,邊緣活動旺盛(Active Margin),中心區域相對安靜(Central Healing)。黴菌感染通常臨床觀察是足以診斷,如有困難再輔以顯微鏡檢即可。值得一提的是有南北差異,在南部所見包皮炎實例,黴菌與細菌的比例算是接近的;在北部所見約九成是黴菌。臨床病例表現是千變萬化,假如在溫度較高的生活圈,遇到「難以定奪」的狀況,先以黴菌感染為構想,勝算比較高。

外傷的型態是五花八門,並無固定位置或傷害程度。性行為算是頗激烈的「運動」,一不小心,很容易受傷,尤其是男性的性器是外凸的,受傷機會比女性高。其中有些損傷接近潰瘍的型態,例如被伴侶的指甲摳破、口交時被牙齒銳角(蛀牙或牙套)所傷。還有一個常見的外傷是男性的繫帶(Frenulum)稍短,假如在對方性器官尚未充分濕潤時強行進入,很容易發生繫帶斷裂,血流如注,以後形成潰瘍。有人日常生活動作太急,被拉鍊所夾傷。外傷的潰瘍,沒有固定型態,但通常病史(History)十分清楚,當事人會告知醫師,診斷與處理應無特殊困難。

一個特別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醫源性傷害(Iatrogenic Injury),由各種檢查器械或步驟(Procedure)的案例頗多,由於「事發時」醫師大多是在現場的,所以診斷與處理方式皆十分明確。而各種因藥害而起的潰瘍,施藥者(醫師處方或藥局購買)與診治醫師可能並非同一人,特別值得我們在病史方面詳細斟酌。泌尿科最容易遇到的是兩大類:一、藥物性質略近於腐蝕性質,例如各式治疣藥物,包括TCA、Wartec、5Fu、Aldara等,使用一段時間後,很容易產生潰瘍,尤其是病患大多是求好心切,塗藥是過度的厚,經體溫融化漫溢,通常潰瘍面積頗大。二、藥物過敏反應。過敏是因體質而異的特殊反應,通常是前無法預測,原則上任何藥物或物品都可以引發過敏。臨床藥物常用藥物中,有兩類藥品比較容易產生定型化藥物皮疹(Fixed Drug Eruption):一、璜胺類藥物(例如Baktar)及其改良衍生藥物(各種Quinolones)。二、市售一般感冒成藥。通常在服藥後數小時內發生藥疹,其表面紅而略帶濕潤感,可能會癢,大小與形狀各人不同,但同一人先後吃到同樣藥物時,所發生的藥疹的大小與形狀幾乎是相同的。

綜合上述各項潰瘍的特點,可以融匯成一個鑑別診斷的流程圖,當一個性器官潰瘍的病例出現在診察間裡,第一個關鍵點在確認它是深潰瘍還是淺潰瘍:從潰瘍範圍內看到皮下結締組織(Connective Tissue)或脂肪組織(Fat Tissue)者為深;只有淡淡紅圈,彷彿僅去掉一層薄皮者為淺。深潰瘍往細菌感染方向思考,淺潰瘍往其他方向思考;分辨深淺並不困難,深淺定位後,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。

淺潰瘍的思考。一、疱疹:病史常可發現其不定期發作(Periodic Appearence)與症狀自我設限(Self Limited),潰瘍成顆粒狀,一顆到數顆到成群分佈。二、藥疹:病史可發現服藥後不久出現,潰瘍成片狀區域形分佈。三、黴菌感染:顆粒狀紅點或聚合成區域形紅疹,但皮膚有輕微水腫現象,幾乎都有屑屑(Scaling)與搔癢感,潰瘍呈小段線條狀裂縫。四、外傷:依病史診斷。

深潰瘍的方向是細菌感染,首先是決定是否疼痛;沒有痛感的往梅毒向求證,有疼痛感者往非梅毒方向思考。有疼痛感的潰瘍是細菌感染的典型表現,所有細菌都要考慮,通常軟性下疳者有性接觸的相關病史,潰瘍周圍的組織反應較淡薄;其他細菌(通常為革蘭氏陽性菌)感染的潰瘍,其週邊的組織反應強烈鮮明,且發病通常與性接觸無關。

性器官潰瘍的型態十分多樣化,每一個案例都是臨床醫師的一大挑戰。上述鑑別診斷無法涵蓋所有疾病,例如自身免疫疾病(Autoimmune Diseases),它所造成的潰瘍是所看到症狀表現中最凶強,外表又是變化多端。如果掌握鑑別診斷的箇中細節,已經可以「淡定」處理大多數病例,有了穩健步伐,才能跟上日新月異的醫學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陳偉寶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